联系我们 - 广告服务
人员查询
您的当前位置:法治前沿网|始终站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服务民生 > 法治纵横 > 法治动态 >

中国信达新疆分公司债权拍卖争议:程序失序下的国有资产安全隐忧

来源:百姓 编辑:百姓 时间:2025-09-05
导读: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肩负着化解金融风险、守护国有资产的重要使命,其新疆分公司在处置近2000万元债权资产时,却因一系列突破规则的操作陷入舆论漩涡。从18小时闪电公告压缩竞买人知情权,到母子关联方围标垄断交易机会,再到流拍当日跳过法定程序

       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肩负着“化解金融风险、守护国有资产”的重要使命,其新疆分公司在处置近2000万元债权资产时,却因一系列突破规则的操作陷入舆论漩涡。从18小时“闪电公告”压缩竞买人知情权,到母子关联方围标垄断交易机会,再到流拍当日跳过法定程序直接签约,全流程违规不仅让程序正义荡然无存,更让千万级国有资产的流向成为公众关切的焦点,暴露出企业合规管理漏洞与国有资产处置监管的薄弱环节。

      “闪电式”处置:48小时走完流程,程序合规沦为形式

      国有资产处置本应遵循严谨的流程设计,以保障交易公平与资产安全,但中国信达新疆分公司此次操作却处处透着“仓促”与“异常”。首次拍卖中,“两人报名却仅一人出价,出价人为刘连瑞100%持股的乌鲁木齐琅骏商贸有限公司”的矛盾未引发合规审查,反而为后续操作埋下隐患;补登公告时隐藏关键资料,变相剥夺潜在竞买人的知情权。二次拍卖环节更显混乱:8月21日16:13发布公告原定8月23日开拍,37分钟后便要求竞买人5小时内提交资质,且正值下班时段,多数人根本无法完成准备,被拒之门外;8月22日系统擅自提前1天开拍,引发投诉后又通过后台“倒签”公告时间掩盖违规;8月24日二次拍卖因仅通过刘连瑞母子两人资格审核,流拍后一拍生效,当日便与唯一出价方签约,8月25日即送达债权转让通知,全程不足48小时。这种“高效率”的背后,是对国有资产交易程序的公然漠视,将法定流程异化为服务特定目标的工具。

      关联围标+资格放水:公平竞争机制彻底失灵

       国有资产拍卖的核心是通过市场竞争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,而此次拍卖却沦为“关联方专属通道”。工商档案显示,二次拍卖中通过资格审查的两名竞买人,分别是刘连瑞100%持股的乌鲁木齐琅骏商贸有限公司,以及刘连瑞之子范家顺,二人构成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》明令禁止的“恶意串通”情形。更值得警惕的是,中国信达新疆分公司不仅未排查关联关系,反而通过资格审核“筛选”排除其他竞争者,让拍卖变成“母子二人转”,实质是通过围标确保债权以底价落入特定主体手中。

      与此同时,竞买人刘连瑞的背景更凸显资格审查的失职。:中国国裁判文书网显示刘连瑞涉及案件民间借贷纠纷诉讼、调解、执行、撤诉(含保全)等案件93起,(2019)新0104民初6905号判决书显示:自2015年起因民间借贷纠纷在本院诉讼、执行(含保全)等案件,刘连瑞为50件。驳回了刘连瑞的诉讼请求;因偷逃259万余元借款利息税款被处以500万元罚款,2025年仍有多起税收违法检举在调查中,还有多人视频实名举报刘连瑞。如此存在多重合规风险的主体,却能通过资质审核参与国有债权竞买,暴露出中国信达新疆分公司在竞买人审查环节的严重漏洞,让国有资产面临流失风险。

      多重法律硬伤:全流程触碰红线,转让效力存疑

      此次债权处置并非单一环节违规,而是从公告到签约全流程突破法律边界。一是公告期仅18小时,远低于《拍卖法》“拍卖日七日前公告”的硬性要求,剥夺潜在竞买人准备时间;二是5小时“突袭式”资质审核设限,违反国有资产交易“三公”原则,涉嫌排挤竞争者;三是擅自修改拍卖时间“倒签”公告,违背拍卖程序公开性要求;四是流拍后未按《企业国有资产交易操作规则》重新公告,当日即签约,绕过市场竞价环节;五是拍卖公告中“债务人实控人涉诈骗罪”的表述与法院判决书认定的不一致,涉嫌侵犯名誉权。

      任一环节违法均可能依据《民法典》认定债权转让无效,若查实造成国有资产损失,相关责任人还将面临追责。而中国信达新疆分公司面对投诉时,以“只要竞拍截止时间不修改就不算违规”曲解法律,进一步激化争议,凸显其合规意识的缺失。

      监管待发力:公共利益需更有力的守护

     作为国有金融机构,中国信达新疆分公司的操作不仅背离“维护国有资产安全”的职责,更削弱公众对国有资产处置规范性的信任。当18小时公告、母子围标、当日签约等操作叠加,程序正义被破坏,千万级国有资产流向已非单纯商业交易,而是关乎公共利益的公共事件。

      期待监管部门尽快介入调查,厘清事件真相,对违规行为严肃追责,同时推动国有资产处置全流程监管机制完善。唯有以严格的合规管理与有力的监管监督,才能筑牢国有资产安全防线,回应公众对公平与正义的期待。

    本网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由作者或当事人或单位核实,提醒读者谨慎甄别。本文立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观点,仅作为呼吁、支持公平正义予以持续关注。

责任编辑:百姓

打赏

取消

感谢您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扫码支持
扫码打赏,你说多少就多少

打开支付宝扫一扫,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

网友评论:

Copyright ©法治前沿网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本站所有资讯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QQ:723455851 技术支持法治前沿网
Top